1、谒,音yè,在佛教中,谒应为错写,本词为偈,音jì,比如谒语为错写,本词为偈语。
2、偈语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
3、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资料图)
4、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
5、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6、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7、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等。
9、扩展资料:谒的历史起源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
10、《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11、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12、”《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
13、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14、”这“诣”就是汉代的名片。
15、1984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将军朱然墓中出土了三枚谒。
16、这三枚谒是用木片做成的,长24.8厘米,合汉代1尺,宽9 .5厘米,厚3.4厘米,谒面顶部中央写以个“谒”字,右边直行墨书:“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扬朱然再拜”,谒面有一大片空白,这就是书写贺礼钱数的地方。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谒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偈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谒。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