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山县志》里,记载了乾隆八年夏天极端高温天气: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气象学家推测,乾隆八年最高气温可达40℃。
从节气的角度,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这么看,古代的夏天也很热,也会出现极端高温的酷暑。
古代没有电扇、空调,古人有哪些消暑的方法呢?
(资料图片)
着衣:古人也怕热,且古人在夏天穿衣并不保守。大部分男子也会光膀子、穿裤衩。有些古人夏衣甚至比现代人穿得更开放、更大胆。
在古代,有钱人穿的是纱衣。这种纱衣又薄又透,有流传这样的故事:某异域商人看见一唐朝商贾,便问你穿了两件衣服还看得见身上的痣?商贾哈哈笑给他数,一数竟是五件纱衣。要知道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薄如蝉翼,重量不足一两,用现代织技也难以复刻。穷人们穿的则是麻布衣,实在太热便穿竹衣,因竹衣有散热功能。古代还有一种叫“胫衣”的裤子,只有裤管将大腿包裹住,就是我们所说的开裆裤,现代人都不敢那么穿。
饮食:古代没有冰箱,但并不影响古人享受食冰的快乐。
古人通常有两种方式获得冰:一是窖藏,二是制冰。
一窖冰,是在寒冷地区或冬天采集冰块,切割成一米见方的大冰块,然后储存起来。宫中有专掌此事的官吏,并建有储藏大冰块的“冰井”。
官府取冰通常靠宫中“颁冰”、“赐冰”等途径。民间则有商用冰窖。
聪明的古人还会通过硝石制冰等方法获得人工制冰,但是因为人工制冰投入大,收效小,所以并不常用。
先秦时,古人还发明冰鉴。冰鉴的结构比较简单,是一个带有夹层的容器,夹层中放冰块,容器里放食物,便有了冰镇食物效果。
夏天里卖冰是件好生意,且商家还会调制各种可口冰镇饮品。
宋代“冰雪冷元子”:用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
在繁华的宋代,冷饮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清明上河图》里便可找到近20个在大伞下售卖冰镇饮品的摊位。
宋代诗人杨万里是个酷爱冷饮的吃货,有诗《咏冰酪》为证:“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让现代的我们读着诗词要流下口水。
住所:历朝历代,水阁都是人们避暑的好选择。水阁建在水边,水阁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和修竹,阴凉别致。阁内铺上凉席,再来一盘冰镇瓜果饮品,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有的水阁还配备专业拉风器械,叫做“扇车”,外形类似于水车,车上有序布插扇子,水流动起来带动车动,车动带动扇子转动,便有了风,是古代版“自动风扇”。奇思妙想的古人,还会用水车把水直接送到屋顶,水再从屋檐哗哗地流下,制造人造瀑布,达到非常好的防暑降温功效。
寻常老百姓开动脑筋,想出足不出户不花钱的避暑方式。居住在黄土高原的百姓利用地温远低于气温的原理,挖窑洞开辟地下避暑模式。这种垂直向下10米左右建造的下沉式窑洞,一年四季室内温度在10℃-20℃之间,三伏天睡觉要盖被子,冬天窑洞里却暖意隆隆,真正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