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今天,让我们看一张烟台多个“第一”并存的优异成绩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生态质量指数(EQI)、空气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等5项省考核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空气质量连续5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9%;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指标,勾勒出的是烟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彰显的是烟台这座国际滨海城市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意识。
逐绿而行,共建美丽烟台。眼下美丽港城的生态画卷,还在持续向新、持续向美。如何在新时代奏响生态与发展的交响乐?渤海之畔,烟台以行动作答。
对准焦距,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
向绿色低碳循环进阶,港城生态建设一路快马加鞭。
生态环境问题的“病根”归根到底在发展和生活方式。作为一座工业大市,烟台的传统产业占比重,资源能源消耗大,唯有从破解结构性矛盾入手,深入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持续优化,才能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23年4月22日,经国家核安全局核准,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浇筑核岛第一罐混凝土,至此,海阳核电项目全面进入机组运行、工程建设、核能综合利用拓展的全新阶段。自2019年一期工程全面投运以来,海阳核电已累计发电超过890亿千瓦时,节约原煤消耗约3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100万吨;二期工程建成投运后,海阳核电基地将有四台机组运行,每年可节约原煤消耗约17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00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8.8万公顷,清洁效益显著。
海阳核电项目只是烟台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到生活理念、空间格局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同向发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低“含碳量”、更多“含绿量”、更足“含金量”。一组数据彰显着烟台的减碳实力: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1201个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对11个行业740家企业实施VOCs“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累计完成600余家重点企业VOCs综合治理。以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企业为抓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全市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2家,省级绿色工厂13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低碳转型赋能多式联运。今年一季度,烟台全市国铁货物发送量366.16万吨,同比增长11.3%;水路货运周转量13.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74%,烟台港集装箱集疏港总量164.21万TEU,其中铁路水路集疏港比例为71.47%;烟台机场第一季度共完成货邮吞吐量15114.3吨,同比增长2.8%……一幅由烟台执笔的青绿画卷正沿交通网络向四面八方徐徐铺展。
攻坚克难,啃下治污“硬骨头”
一以贯之治污染、调结构、促转型,伴随着城市蝶变,烟台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然而,越往后越是难啃的骨头。必须永葆“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于“最痛处”亮剑,向“最难处”攻坚,在蓝天之下、清水之畔、净土之上开展生态治理,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生态红利。
做好蓝天答卷。2022年上半年,在PM2.5、PM10等关键因子全面大幅改善的背景下,臭氧浓度却同比上升10.5%,成为了阻碍空气质量好转的最大难点。对此,市生态环境局抢抓6-9月扭转不利空气形势的“关键时期”,建立一套科学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强化对臭氧污染和颗粒物污染协同管控,出台《烟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烟台市2022年夏季臭氧污染管控方案》,及时发布臭氧污染预警,将740家涉喷涂工艺的重点企业纳入臭氧应急管控,实施错峰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督促建筑单位对涂料、溶剂、胶粘剂等密闭存放、调配,外墙涂装、市政栏杆喷刷涂漆、市政划线、道路沥青铺装避开高温时段;适时开展人工降雨,缓解臭氧污染。充分利用激光雷达扫描、道路积尘走航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实施颗粒物污染智能化监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精准帮扶,及时有效扭转了当时的不利局面。
做好碧水答卷。烟台坚持一河一策、标本兼治推进大沽夹河、五龙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2239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溯源整治,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5条。认真落实“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任务,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141公里,排查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3条,加快推进辛安河三期、套子湾三期污水处理厂建设。着力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固本工程,完成5275个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为全国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烟台样板”。尤其是烟台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于人均水资源小于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地区,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积极申报全国首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成为全省两个纳入地级市的试点城市之一,加快补齐了水资源、水生态保护短板。
做好土壤答卷。烟台市着力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全市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单位数量增至124家,103家单位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回头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达到100%。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清废行动”,积极推进焙烧氰化渣“点对点”豁免管理试点和高硅渣处置利用项目建设,全市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统筹协调,下好生态“一盘棋”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鸣、记得住乡愁,如今的烟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经济繁荣与人文发展交相辉映,一种美丽的发展扑面而来,一种发展的美丽迎风摇曳,创造出专属港城的“城市DNA”。
举一纲而万目张。自2020年起,烟台市政府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开展了烟台全域生态建设战略研究,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制了《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2021—2035年)》,成为山东第一个也是北方第一个印发美丽建设规划的城市。各区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多点发力、全面开花,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被评选为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莱山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栖霞市入选山东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市。
有了规划,还要破落实之难,聚落实之果。为确保决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效,烟台在强化制度执行和问题整改上狠下功夫。先后出台《烟台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烟台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烟台市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落实“1+3”督导整改机制,清单化、责任化推进问题整改,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百日行动”,加大现场督导核查力度,分区域、分行业曝光查处问题隐患。纵深推进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定期调度、督查通报、综合考核、约谈问责等方面的作用,研究推动解决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问题,巩固协同共治的生态环保大格局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海面波光潋滟,绿树簇拥成景,水鸟游弋嬉戏,处处皆可入画的烟台正在北纬37度续写她的“仙境”故事。向绿而行,将生态答卷写在蓝天碧海间,一个更加美丽的港城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