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乔俊
甘肃省定西市位于黄土高原深处,虽然过去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却有着崇尚礼仪、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坚守着“农耕文化求生存,诗书传家耀祖宗”的理念。
在陇中一区六县里,尤以通渭县的诗书文化最盛。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酵,这里逐渐形成以书画收藏和创作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民间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书画艺术更是进入千家万户,庄户人在茶余饭后、农闲季节,也会临帖摹古、挥毫苦练。
走进通渭县的角角落落,能闻到特有的翰墨清香。著名作家张贤亮曾这样赞誉通渭: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则把“通渭现象”精确概述为: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
据史料记载,从明万历到清末的300多年间,通渭共出进士8人、举人102人、贡生338人、文童秀才数以万计,大多善诗书。历史上还有过众多外地文人才子来通渭执政、从教,其中擅长书画者不少。清乾隆年间任通渭知县的山东籍人士冷文炜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在通渭收藏颇多,至今在民间仍流传着“家有冷字不算穷”的说法。通渭近现代名人张维垣、冯益山、张守忠等,都是书画艺术界的佼佼者。到改革开放以后,通渭书画事业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有不少农民兄弟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
“翰墨飘香,书画通渭”,今天的通渭,有书画创作者1万余人。近年来,在定西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渭县先后在兰州、西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举办各种书画艺术展览,以书画为核心的“通渭现象”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这些年,本着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热爱,我也开始了书法创作,并有幸成为甘肃省书协会员。只要在通渭,工作之余,我和同事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书画。作为一名工会干部,我还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的号召,组织书法家现场泼墨挥毫。我们拿起笔走进基层厂矿企业、工地社区,为一线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写春联写“福”字,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让广大职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汉字之美。
如今,我的家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翰墨飘香的“通渭现象”更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