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的孩子下棋不一定好,下棋好的孩子读书肯定好。”上海国际象棋队领队、前女子世界团体冠军王频告诉本报记者,这句老教练们常说的话,道出了学棋孩子们的特质和烦恼。到底是继续学业,还是走上专业棋手之路?这成了不少“好苗子”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普及推广,民间市场发展良好,仅上海一地,国象俱乐部数量十年间增长3倍,学习国象的孩子基数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中国国象竞技成绩取得丰收,丁立人和居文君分别加冕世界棋王和棋后的桂冠。但多位圈内人士指出,国象“金字塔”的底部逐渐壮大,顶端成绩斐然,而衔接二者的梯队建设却面临难题。
2023年国象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在沪开幕
(相关资料图)
以上海为例,自2020年上海队从山东引进一名专业棋手后,已经再无生源入队;而申城本土培养起来的专业棋手更是稀罕,上一位上海生源要追溯至2015年进队的徐译。“八年过去了,像徐译这样教练看得中、棋手想入队的‘双向奔赴’现在很难实现。”王频说,尽管联赛成绩出色,但上海国象队已出现老龄化的趋势,面临“吃老本”的困境,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难以招募到新人。
孩子与家长陷入纠结
据了解,上海棋童一般在国象特色学校或俱乐部得到启蒙,然后由各区选材。在各区选材的基础上,上海市二线队的教练根据孩子平时成绩、选拔赛成绩和现场笔试等三项成绩,每年选出九名佼佼者进入二线队。此外,今年新成立的“少年队”相当于“准二线队”。
二线队和少年队总共约20位国象少年全年一起集训,并将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的角逐。平时上学的日子里,他们将抽出周中一个晚上和周末一个整天进行训练。暑期更是安排满满,比赛和集训交替进行:7月集训10天,8月集训20天,其间还穿插着“李成智杯”等大赛。这群正处于小学与初中阶段的10岁至15岁孩子们,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空余时间都扑在了64格棋盘上。学棋孩子在15岁时就要做出选择——是否升入一线队,继续走专业棋手之路,此时恰好正面临中考的关键节点,每个人都会站上“学习还是下棋”的十字路口,而近年来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走专业棋手之路。
据上海二线队教练章晓雯透露,此前队里有位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无法做到备战中考和比赛训练之间的平衡而选择退队,令大家都倍感惋惜。还有的孩子难以作出抉择,对前途有些迷茫。如今年8月初结束的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个人)上,一位上海棋院棋手在女子甲组(15岁)荣膺亚军,而她同时也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到底走哪条路?她有点纠结和害怕。”
国象少年与家长的纠结在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比起外省市这一年龄段的学棋少年更倾向于“赌一把”,上海家长们普遍有些犹豫不决,希望两头兼顾。王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一方面,继续上学意味着孩子可能拥有一条更宽广的未来之路,专业棋手则不确定性很大,而且相比欧洲,中国国际象棋专业选手的回报并不高。另一方面,越往专业的方向走,才越了解下棋的苦。在王频的印象中,国内几乎没有“棋二代”,只有一位女子特级大师的孩子“子承母业”,走上了专业棋手的道路。
据章晓雯介绍,职业棋手的训练量是每天8到10个小时,此外,参加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更多要求,“在二线队的时候,对手大多是青少年,而真正走上职业道路,面对的都是更强大的成年对手,难度要大大提升。”
热爱和天赋缺一不可
“所以我希望他们的选择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热爱国际象棋,只有自己真的喜欢,才能够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王频说。正如8岁学棋的居文君在13岁时决定成为一名专业棋手,她曾说,“对这项运动的喜爱促使我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真的爱国际象棋。”
热爱必不可少,天赋也不可或缺。身兼上海队队员和二线队教练的章晓雯,当年也面临同样的抉择,“选择进队时,我其实没有太多犹豫。”章晓雯说,不错的竞技成绩给了自己足够的信心。10至14岁时,她已经荣获两次“李杯”冠军,当时已是全国同年龄段的佼佼者。
10岁的邬仪婷今年获得了“李杯”团体冠军和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团体锦标赛,作为最后一台出战的她赢下比赛,凭借5轮3分的成绩拿到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竞赛成绩的确能给我们更多的底气和信心。”对于是否支持女儿走上专业棋手道路,邬仪婷爸爸表示“还在抉择中”,他更希望女儿未来能两头兼顾,“比如今年‘李杯’女子甲组第四名的姐姐是我们的榜样。这位姐姐不仅考上了上海四大名校的理科试验班,而且棋下得非常好。”
“因为很多家长不确定孩子是不是在这个项目上真的有天赋,不确定孩子能否在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所以会更加犹豫。”章晓雯说,除了棋童主观意愿和个人天赋外,客观的政策也可以推动项目的发展,“在一些国象项目开展较好的城市,政策的支持的确减少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能降低试错成本。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训练工作,孩子和家长也能更坚定地把棋下好。”